时间: 2025-02-10 17:49:29 | 作者: 成功案例
继喜茶推出“补水纤体瓶”一夜爆火、奈雪连夜赶出“快充瓶”后,慢慢的变多的奶茶店走向果蔬化。一系列“暗黑”素食食材陆续上桌:红菜头、羽衣甘蓝、胡萝卜、黄瓜、苦瓜、芹菜、甜辣椒......奶茶制作间爆改“菜市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花了钱的人饮品的选择越来越挑剔。传统的奶茶虽然口感丰富,但往往因高糖、高脂肪而被贴上“不健康”的标签。在此背景下,茶饮品牌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趋势,蔬菜茶饮应运而生。
喜茶使用了口味上饱受争议的香菜和芹菜,此外还找到了被称为“西方灵芝”的红菜头、很适合抵挡秋老虎的苦瓜;茶百道率先抓住了小麦草、看着辣吃起来甜的红皮甜椒;沪上阿姨选择了胡萝卜;乐乐茶则押宝羽衣甘蓝的近亲紫甘蓝。
随着品类热度不断攀升,慢慢的变多的果蔬汁品牌进入大众视野。今年上半年,农夫果园经典产品100%番茄混合果蔬汁、100%胡萝卜混合果蔬汁升级回归,完成了配方、原料、工艺的三重升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农夫山泉上半年果汁业务营收21.14亿元,同比增长25.4%。果蔬汁是其果汁业务中的又一重要布局。另外,旺旺、汇源、统一都是国内较早布局果蔬汁的品牌。今年,汇源又新推出了“新疆大番茄”和“超模”两款新品。
除了上述传统品牌之外,以盒马、山姆、东方甄选、胖东来为代表零售品牌也捕捉到了果蔬汁市场的热度。2023年起,盒马开始上架“维果清”果蔬汁,相继推出了苦瓜苦不苦、羽衣甘蓝汁等产品。东方甄选推出“液体果蔬”,270ml定价10.6元,其在抖音旗舰店已售11万瓶。
P.S:1月9日15:00,饿了么将重磅发布2025年奶茶果汁品类经营指南,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直播,精彩分析不错过
随着花了钱的人健康饮品和多元消费的追求,果蔬汁品类迅速增加。头豹研究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果蔬汁饮料市场未来五年整体规模预计将以8.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其中2023年行业规模将达到1475.2亿元。预计到2027年,行业总规模将突破2040亿元。
那么,蔬菜茶凭什么常驻茶饮店?原因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背景:新茶饮品牌的内卷。从植脂末到鲜奶,从茶粉到鲜茶,从珍珠、芋圆、椰果等基础版小料到草莓、车厘子、桑葚、油柑等大众或小众水果的配料,新茶饮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底料和配料的迭代史。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新茶饮的特点是产品同质化较高而品牌忠诚度不高,因此就需要通过不断创新迭代来拉新或留住消费者。而羽衣甘蓝、苦瓜、芹菜等蔬菜的加入,就恰恰切中了消费者与日俱增的健康需求。以喜茶的羽衣纤体瓶为例,其原料不仅有羽衣甘蓝,还加入了红富士苹果、黄柠檬、奇亚子、青提汁和绿妍茶汤来复配调味。健康且降低食用的门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价值感”。品牌们选择原料的时候也有讲究,离日常生活远一点、概念多一点、身份洋气一点的,往往卖得比较好,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牛油果就是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
食材越高级,产品的溢价就可能越高,对拉动利润率也有一定的帮助。若要实现长远发展,果蔬茶就必须打破“健康但不好喝”的刻板印象,这要求其在保持健康属性的同时,必须注重口感的优化与创新。传统的果蔬茶制作的过程往往会导致饮品口感不佳,因此,品牌需要在制作工艺上进行创新。例如,采用低温冷压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果蔬的新鲜口感,减少苦味和涩感。此外,还可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让我们消费者通过你自己的口味偏好选择果蔬种类和茶底,还可以提供甜度、冰度等微调选项,让每一位顾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专属”果蔬茶。
说到底,无论是自扒“配料表”,还是集体“果蔬化”,都是新茶饮们卖货的手段。
在这一基调下,茶饮品牌们口号喊得越响、越变着花样讨好消费者,越发说明其原有处境的艰难。由于缺乏强大的“护城河”,过去几年里,新茶饮们纷纷陷入内卷。一开始是跟风卷产品、搞IP联名;紧接着是无下限地卷低价,一杯喜茶的价格从30元直降一半;现在甚至卷起了服务,各家新茶饮纷纷宣布门店24小时营业。
“果蔬汁无疑是个充满想象力的赛道。无论是芹菜+橙子,还是菠菜+苦瓜,各类果蔬的拼装,都能在口味和营养上进一步细分。”展台上摆满的小麦草、羽衣甘蓝、红菜头、黑枸杞等各类蔬果原料,正在取代大众过往熟悉的芋圆、红豆等奶茶小料,“传统奶茶不再是明年茶饮行业的主角了”。
只不过,奶茶店搞跨界也不那么简单。在新果蔬时代下,茶饮们在供应链、储存和出品的稳定性上都面临新的挑战。
在制作流程上,喜茶的纤体瓶比传统的果茶或奶茶要复杂得多:首先得给羽衣甘蓝做个“SPA”,包括清洗、消毒和泡盐水;接着是切菜、苹果和柠檬;最后去籽、榨汁和过滤,整套流程耗时半个多小时,繁琐程度不亚于给自己在家做一顿饭。总有茶饮店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制作小绿瓶比剥葡萄皮更容易逼疯打工人。
水果供应链成本问题同样突出。新茶饮品牌研发人员透露,蔬菜新鲜度是果蔬汁的卖点,但新鲜蔬菜容易磕碰,运输到门店先损耗10%~30%,这也导致成本直接往上涨。相比纯奶茶,添加了各种“草”的果蔬汁价格普遍略高一筹。
说到底,承载着新茶饮希望的果蔬汁,仅仅能解决眼下焦虑。茶饮品牌们总是为数周的产品迭代疲于奔命,至于要健康还是口味,恐怕都没时间细想。对它们而言,抓住下一个超级植物/水果似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