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战争、谈判与 “一国两制” 的缘起

新闻中心

探寻:战争、谈判与 “一国两制” 的缘起

时间: 2025-03-24 16:01:25
作者: 行业新闻

  哪两种制度?乃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合而为一的要义在于,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之下,国家主体秉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亦准许资本主义制度的存续。当下众人皆知,香港、澳门便是这般情形,我们皆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格局之中,保留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依邓公之言,,叫做吴照跳/马照跑。虽然你香港和澳门现在都是一国两制,但是这四个字最初来到世界上,并不是为他们准备的。

  为谁准备呢?为台湾量身定做啊!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敏感的历史问题。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是一个棘手的不好解决的问题。要说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啊,先要简单了解一下台湾的历史。也许直到今天,很多人还不能理解当年中国人民已经打垮了蒋介石的800万部队,解放全中国,为啥不一鼓作气拿下台湾呢?为何需要把它留给蒋介石呢?

  一直到今天仍然让他作为一个问题存在呢?其实不是不想打,实在是打不下来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蒋介石败走台湾,等领导人都主张武力,。首先要打金门。我们来看看金门在什么地方。

  金门涵盖金门岛及其周边的诸岛屿。我们常言的大小金门,其中大金门所指的即为金门岛,而小金门则是指金门岛周边几个岛屿中面积最大的那一个。金门岛坐落于台湾海峡西侧,距大陆最近处仅 1800 米,然而与台湾岛的距离却达 200 多公里,便是如此情形。其战略意义甚为非凡,若要攻,首先需攻打金门,对吧?金门与厦门距离如此之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故而金门必须攻打。

  金门岛作为台湾的门户,方面也很重视。岛上有第22兵团李良荣部驻守,大约有2万守军。而大海这边是第三野战军的第10兵团,兵团司令是叶飞将军,有雄兵10万。虽然前面大海拦着,但当时我们对打金门还是很有信心的。在此之前,第三野战军打过渡江战役。长江天险都拦不住吗?毛主席不是还有首诗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啊!但是毛主席说是百万雄狮过大江,可没说百万雄狮能过大海呀。

  1949 年 10 月 24 日,第三野战军第 10 兵团所属的第 28 军着手对金门发起进攻。第一梯队的三个团外加一个营,兵力达 9000 人,搭乘 300 余艘船只,开始实施抢滩登陆。原本的计划是 300 多艘船送完第一梯队后,再折返接第二梯队,继而接第三梯队。如此一来,便能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小小的金门岛,必能让部队陷入绝境。然而,第一梯队送上去后,第二梯队的战士们眼巴巴地望着大海,左盼右盼,船只却迟迟未归。金门之上战火纷飞,打得混乱不堪。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战士们隔海便能望见,犹如观看电影一般,心急如焚,却就是无法过去。

  船为何未归?缘由在于 300 多艘船搭载着第一梯队,为便于抢滩登陆,长驱直入,船只尽量靠近海滩。待部队迅速登陆之际,恰逢落潮,300 多艘船全然搁浅于沙滩之上,加之飞机军舰一通狂轰滥炸,船只尽被焚毁。金门战役历经三天三夜,直至兵团撤销进攻令,未有一艘船返航,攻击部队全军尽没。此乃解放战争历史中,乃至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全军覆没。即便在皖南事变时,新四军处于那般艰难之境,9000 人打,最后仍有 2000多人突围而出。战争失败之因众多。例如:轻敌,从主帅至士兵皆存轻敌之态。当时于大陆作战,可谓节节告捷。怎会将区区一个小小的金门放在眼中?恐怕就连金门之后的台湾亦未被重视,下面的士兵更是这般。

  那时获取船只容易吗?飞机每日在沿海一带翱翔,瞧见船只便轰炸,这 300 艘登陆船,乃是想方设法沉入海里才得以存下来的。既然投入战斗,理应多装载兵力与武器。但真实的情况呢,300 艘船中携带了诸多不该携带之物。主攻团的几条船上竟装满了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据说此乃准备用于庆功时花费的。被缴获时,这些人民币皆崭新如初,整整装满了好几箩筐。另有一艘船上,居然还载着猪,亦是为庆功所用,还有的船上甚至载着办公桌,据言是为新政权所用。对于战争的准备欠妥,并且在战术部署方面,亦出现众多问题。此处便不逐一详尽剖析了。总之,这场战事可谓改变了历史。

  1949 年 10 月 27 日,金门战役获胜的讯息传至台北。蒋介石先生泪流满面地言道:“此役我们大获全胜,台湾安全矣。”而于而言,这一次战役的失利亦使其认识到海战以及登陆战的艰巨。在既无空军,亦无海军的状况下,强行以陆军展开登陆战实乃愚行。于是,悉心筹备、蓄积力量,并且积极强化空军和海军的建设。

  时间来到1950年夏旬,准备再次攻。然而,此时朝鲜战争却爆发了。不久,美国的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当时,毛主席左右衡量了一下,台湾的事情虽然麻烦,但是已经这样也不会坏到哪里去。虽然蒋介石天天喊着,但量他也攻不过来。即便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其亦处于防守态势,况且第七舰队即便再强大,其航空母舰也难以抵达北京。然而朝鲜这边的情况则截然不同,美国呈攻势,倘若朝鲜沦陷,美国人便会直接威胁东北。新中国80%的重工业基地都在东北三省,那实在太危险喽。所以台湾的事情先放走,还是先抗美援朝吧。

  1953年,朝鲜战争打完,但是美国的第七舰队仍然在台湾待着。你有美国人撑腰,我就怕你了吗?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根据的指示精神,发表了题为:“一定要的社论”。而大海的那边,蒋介石正加紧与美国策划中美共同防御条例。并且在台湾发表演讲说:“公台之日就是之时啊”。

  双方咬得非常厉害,甚至高呼打回大陆去光复大中华。而另外一方面,驻联合国的代表蒋廷甫,在联合国上说,只是虚张声势而已。甚至大多数人应该都明白我们毛主席的脾气,你说我是虚张声势。那我就打给你看,我一打你,你,那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

  1954 年 9 月 3 日下午 1 时 5 分,驻福建的部队对金门予以猛烈炮击,共发射炮弹 5000 余发,摧毁敌人的炮兵阵地 7 个,击沉炮艇一艘,击伤潜艇三艘,击毁水上码头一个。此后连续 19 天,每日炮击一小时。蒋介石为之惊愕,美国人亦惊慌失措,赶忙从菲律宾调来了美国空军第十八战斗机连队,并且将航空母舰“中途岛号”开进了台湾海峡。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就发表相关声明,提出: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和远东紧张的局势的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焦灼的事态的问题。1956年,更加明确的说出了希望和平问题的构想。他表示,国共已然合作过两次,我们还预备开展第三次合作。此乃首次萌生出以和平的方式问题的构想。这绝非空谈,旋即通过各类渠道向台湾当局展露和解的诚意。但是,中国努力为获得当局和美国政府的响应,美国继续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推行的方针。在美国对华政策的鼓励下,台湾当局不仅毫无和平谈判的诚意,而且加紧进行自备。大家看到没有?这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1958年8月23日17点30分,时隔4年,厦门第二次炮击金门,这次可比上次更加猛烈啊,上一次大约有150门重炮。这对459门火炮参与了炮弹,短短几十分钟内,3万余发炮弹。约600吨的钢铁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落在这弹凡之地的小岛上。如此众多的炮弹落在金门,为金门当地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土特产”。要知晓,这些落在金门的炮弹,皆是用上等的优质钢材制成,用来打造菜刀锋利非凡。于是,在那一段时间,到地里挖掘炮弹,成为荆门农民的主要致富途径,挖出炮弹卖给刀匠铺,反而比种田更挣钱。因为质量好,这种由炮弹壳制成的金门菜刀名声大震,被誉为金门三宝之一。

  此次炮击金门的攻势异常猛烈,远东局势骤然升温,美国人难以承受,唯恐大战爆发,遂决定让撤离金门,并唆使蒋介石制造“两个中国”的局面。倘若果真如此,台湾便会成为一个新的国家,从而真正从中国分裂出去。那蒋介石无疑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然,他原本就是历史罪人。

  但是这也分大罪小罪罪薄罪,分裂国家,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蒋介石和蒋经国商量一下,决定于北京接触降温。蒋氏父子密密派人传话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如果大陆持续炮轰金门,台湾不得不撤离金门地区,中国就可能分裂。意思很简单,只要把金门留给,那么仍然能向美国和国际社会声称,我们有的希望,金门离大陆不就1000多米吗?中国的内战还没结束,如果金门没了,完全退回台湾,那么从军事上,就毫无优势可言了。这也让感到为难,我不打你,你以为我怕你。我打你,有可能把你打跑了。如果台湾真的分裂出去,再想让他回来就难了。你看看现在的朝鲜半岛,还是有办法,不能不打,也不能打的太猛烈,于是决定单打双不打。

  1958年10月25日,发布再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逢双日不打炮,从荆门炮击战进入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新阶段,一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对金门的炮击才算完全停止。打了21年的炮。终于停下来了,这也算是中外军事史上政史上的奇观了。

  1978 年 11 月 14 日,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论及之际,首次以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之表述取代的说法。故而,已然成为一个历史用语。如今我们惯常提及的乃是台湾回归。就在前些时日,我竟在北京街头再度看到有关的标语。那标语如是写道:“解放全台湾,活捉林志玲。”这不过是个玩笑罢了,仗已然是不打了。

  1982年的时候,我们的祖国也明白准确地提出了问题的方案。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当作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保留现在的制度。小平同志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概括这种思想,一国两制正式提出了。但是大海那边的台湾当局不为所动,蒋经国竟然提出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部政策,其继任者李登辉甚至抛出两国论。简直是给其些许机会便肆意妄为。于是,我们在“一国两制”之后又增添了一句极具威慑力的话语。这句话想必大家都颇为熟悉,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此,对待此事,既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过于紧迫。

  时至今日,仍未得以彻底解决。然而,当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可谓空前融洽。台湾民众前来内地工作,内地民众前往台湾旅游,这些昔日很难来想象之事,于今已极为寻常。尽管美国人仍向台湾售卖军火,毕竟这是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况且如今美国人颇为困顿,由他们去卖吧。虽说世界上仍有二十余个国家承认台湾,而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我觉得无需在意。因为倘若将这些国家的名字置于您面前,您或许不会认为这是国家之名,可能会觉得这像道菜,亦可能认为这是消炎药的名称。例如:“基里巴斯共和国”,您听闻过吗?还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这像消炎药吗?您听说过吗?

  故而,这也无需介怀。当下我们甚是宽容,只要不谋求独立,凡事皆可商议。“一国两制”原本意在问题,奈何台湾方面迟疑不决、踌躇不前,以致一直未能施行,倒是香港和澳门后来居上,均采用了这一政策,并且实现“一国两制”的成效颇为显著。诚邀台湾同胞也加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