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是指对食品原材料预先进行半加工或全加工,然后采取冷冻或真空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加热,或通过预制菜包装里的料包组合进行简单的烹饪,短时间内就能做出的菜品。
今天(2月18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预制菜也上了很多家庭年夜饭的餐桌。据阿里巴巴《虎年春节消费趋势报告》,春节期间淘宝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盒马预制菜销量增长345%。
本次调查活动采用线上问卷的方式,借助江苏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官方微信平台“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线上调查问卷,共采集有效问卷13069份,从本次调查的最终结果数据分析来看,超八成(81.97%)的消费者有购买预制菜的经历,仅有18.03%的消费者表示未购买过预制菜。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接近六成的消费者表示在年夜饭的准备上选择了预制菜,其中25.01%的消费者完全选购预制菜准备年夜饭,31.47%的消费者选择部分购买预制菜品,部分仍由自己准备。
预制菜的主要花钱的那群人为年轻人,近八成(76.38%)的消费的人在40岁以下。其中25-30岁的消费者占比最多,为40.41%,30-40岁的消费者占比为35.97%。
本次线上调查也显示消费的人在购买预制菜时存在一些困扰以及目前预制菜市场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菜品质量参差不齐、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标识不详细、菜品种类单一、物流配送及提货问题多等方面。
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接近三成(29.03%),包括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其次消费者较为关注的则为预制菜的价格是不是合理,该类占比19.48%;再次,简单加热即可食是预制菜的特点,消费者对于购买后的制作成本与难度也较为关心,该类占比19.19%;预制菜菜品品种是否齐全的关注度占16.37%。
但是根据本次调查的最终结果,近八成消费者表示购买预制菜遇到质量上的问题。其中有25.71%的消费者遇到了菜品变质腐败的问题,24.29%的消费者遇到了预制菜品食材不新鲜的问题,15.39%的消费者表示购买的预制菜内含有异物,13.95%的消费者则表明了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存在过期现象。
消费者对预制菜品的味道满意度也较低。当被问及菜品口味是不是达到预期时,仅有34.36%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的口味超过预期非常美味,有超过六成(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甚至有3.32%的消费者觉得预制菜口味较差,不好吃。
标识的规范与清晰是消费的人了解产品信息的重要方面,也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在本次消费调查中,绝大部分消费的人在购买预制菜时都遇到了标示信息不明确的问题,其中27.54%的消费者表示购买的预制菜未标注菜品名称及主要食材,23.61%的消费者则表明了自己购置的预制菜未标注菜品的分量,16.45%的消费者遇到了在购买预制菜时未标注其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的问题,还有16.40%的消费者表示部分预制菜存在未标注菜品价格的问题。此外,超半数(58.62%)的被调查消费者觉得自身购买的预制菜品分量不足,与标注不符,商家涉嫌虚假宣传。
年夜饭预制菜很多商家推出了套餐组合,但是消费者对于市面上的预制菜,最强烈的反应依旧是觉得套餐内容过于单一,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的品种较少,菜品不能自由搭配,该类诉求占比28.58%。此外,有19.03%的消费者认为市面上的预制菜品价格贵,性价比较低,不够划算;12.46%的消费者认为营养搭配不够合理,仍需提升;11.43%的消费者认为购买渠道不够便利,希望进一步拓展购买渠道。
关于预制菜的种类方面,消费者最强烈的需求是希望有机会能够丰富套餐种类,该类消费者需求占比接近四成(36.58%),此外,有27.65%的消费者希望预制菜可以推出更多适宜不同家庭人数的菜品分量,19.13%的消费者则希望预制菜能不用套餐形式,多推出一些招牌菜单品。
随着互联网持续不断的发展,线上消费已成为消费者首选的购物模式。根据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超过六成(61.99%)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线上购买预制菜品,而线下预制菜品的场景大多分布在在酒店餐馆,占比为19.52%。
选购“预制菜”时,消费者应当挑选出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关注商家的相关资质。在选择产品时还应当考虑众口难调,应当结合自己口味和餐饮习惯,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商家,并且依据用餐人数,合理选择产品套餐。
购买之前应当格外注意套餐的菜品种类、主要用料、分量多少、生产时间、保存条件、保存期限、提货方式、提货期限、制作的过程要求等重要信息,避免冲动消费造成浪费。
消费者应保留好提货凭证,在选择线下提货时,应当按照商家要求,提前预约,避免到现场发现无货可提。选择快递运输时,消费者应当及时和商家确认产品运输方式,是不是能够保证冷链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