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雄安明珠——容城这座小城不简单容城往事知多少。

成功案例

探秘雄安明珠——容城这座小城不简单容城往事知多少。

时间: 2025-04-12 18:15:16 |   作者: 爱游戏官网登录

详细介绍:

  容城县,这座位于河北省中部的县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京、津、石三角腹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截至 2022 年末,全县总面积 314 平方千米 ,虽地域面积不算广袤,却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容城县的地理位置优势显著,它北邻首都北京,东依经济中心天津,西距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城际铁路、津雄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在境内设站,最快可实现 20 分钟到机场,30 分钟到京津,2 小时进港口。这种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容城与外界的联系紧密而高效,无论是人员往来,还是物资流通,都极为便利。

  在雄安新区的整体布局中,容城县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地处容城组团中部,位于容东片区、容西片区之间,南侧紧邻起步区,是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所在地,也是众多央企、国企及重点项目疏解落地的聚集地。可以说,容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承载着新区发展的重要使命。

  容城,这座被岁月雕琢的 “千年古县”,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 7000 余年前,彼时便已有稳定居住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容城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历经岁月的洗礼,沉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秦朝时,容城初置县,属上谷郡,当时名为 “桑丘” 或 “宜家”,虽地处边陲,却已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到了西汉初,分封诸侯,容城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名为深泽。而真正让容城之名正式确立的,是在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 147 年),这一年,匈奴降王徐卢被封为容城侯,此后容城侯国设立,“容城” 之名由此而来,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 “千年古县”。关于容城名称的由来,流传着两种说法,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第一种说法与旧《容城县志》的记载有关,“汉封降王有容氏于此,置容城县。” 据说,容城一名是从 “有容氏” 与 “成侯国” 各取一字,后来 “成” 逐渐衍变为 “城” 字,“容城” 便这样连缀而成。

  第二种说法则充满了传奇色彩。道家始祖容成子在观察日月星象时,受到龟甲纹路的启发,画成了阴阳道纹。后来,周文王的丞相姜子牙在此基础上绘成了八卦。为了感念容成子对《易》经形成所做出的贡献,周文王追封容成子的后代一块封地,封号为 “易家”,此地为周公直接辖地,在封地之内,百姓不纳税赋,不服徭役。然而,秦始皇 “焚书坑儒”,使得此地渐渐荒芜。但后代始终铭记着祖先的恩德,将此地改名为容成子,跟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衍变为容城。

  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五年(公元 224 年),容城被废并入范阳国;晋武帝时,又重置容城县,属范阳国。此后,容城的归属和名称在历史的浪潮中不断变迁。在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 556 年),容城再次被废,并入范阳县。到了隋朝,文帝开皇元年(公元 581 年),改范阳国为遒县,容城地属之,治地在今城子村一带。

  唐朝时期,容城的历史也经历了波折。圣历二年(公元 699 年),契丹入侵,县民奋勇抵抗,县治城池得以保全,为此,武则天御赐名全忠县。中宗神龙二年(公元 706 年),又恢复为遒县。玄宗天宝元年(公元 724 年),再次恢复容城县名。代宗大历二年(公元 767 年),容城改属雄州。五代时期,容城属契丹易州。

  宋朝建立后,建隆四年(公元 963 年),宋收复容城境南,将县治移至雄州境内,容城属雄州。然而,契丹也在拒马河以北新城境内侨置容城县,至此,形成了南北两个容城的局面。直到金灭辽、宋,南北容城才重新归一,县治地仍在城子一带,属雄州。

  元朝时期,至元世祖二十三年(公元 1286 年),容城属保定路雄州。明朝初期,容城隶属雄州。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 年),复置容城县,属京师保定府。代宗景泰二年(公元 1451 年),县治由城子村迁往现址,这一迁移也标志着容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清朝时,容城隶属直隶省保定府。进入民国后,民国二年(公元 1913 年),容城属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府,容城仍属之。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 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容城直隶于河北省。

  1948 年秋,容城县委、容城县民主政府正式建立,开启了容城发展的新篇章。1982 年 1 月,成立容城县人民政府,属河北省保定市领导。2017 年 4 月,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容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式属雄安新区,从此踏上了快速地发展的征程。

  容城县地处冀中平原中部,犹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画卷,地势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姿态,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者,轻盈地舒展着身姿。其地形地貌以缓倾平原和大片的低洼地为主,这种独特的地形组合,赋予了容城别样的魅力。全境西北较高,东南略低,海拔标高(黄海)在 7.5 - 19.5 米之间,自然纵坡约千分之一,仿佛是大地谱写的一首平缓的乐章。这里土层深厚,地形开阔,虽然植被覆盖率较低,但却有着一种质朴而大气的美感。

  容城县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显著是其主要气候特点。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宛如一位急切的使者,带来温暖的气息,但同时也伴随着少雨的困扰,土地时常渴望着甘霖的滋润;夏季,湿润多雨,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慷慨馈赠,为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此时的容城,绿意盎然,充满了生命的力量;秋季,天气凉爽干燥,天空格外湛蓝,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田野里一片金黄,仿佛是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冬季,寒冷少雪,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静谧的面纱所笼罩,偶尔飘落的雪花,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诗意。

  根据容城县 1968 - 2016 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12.4℃,极端最高气温 41.2℃,极端最冷气温为 - 22.2℃ ,这种气温的变化,宛如一场刺激的冒险,考验着这座城市的适应能力。年日照 2298.4 小时,充足的阳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年均无霜期 204 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95.1 毫米,极端最大年降水量 931.8 毫米,极端最小降雨量 207.3 毫米,降水量的波动,也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661.1 毫米,这也使得容城在水资源的利用上需要更加合理和高效。

  容城县境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属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境内有多处古河道,它们如同大地的脉络,多呈西北 - 东南走向,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着容城的历史变迁。东南部有大片低洼地,受洪水冲积影响,形成了三条缓岗格状隆起,宛如大地的脊梁,同时也形成了大小不等的 10 个低洼区,即大碱厂、鸭子圈、龙王跑、大麦洼、天沟河(已填平)、午方洼、胡村洼、大河洼、李郎洼、郭村洼。这 10 大洼地共计 117000 亩,占容城县总面积 33.8%,其中龙王跑面积最大,约 25000 亩,李郎洼较小,约 7000 亩 。这些低洼区和古河道,不仅影响着当地的农业生产,也塑造了容城独特的地理景观。在过去,低洼区容易积水,给农业带来了一定的灾害,但勤劳智慧的容城人民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善了水利条件,让这些低洼地也成为了肥沃的农田。如今,这些古河道和低洼区,依然是容城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容城的历史和文化,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容城,这座饱经岁月洗礼的城市,犹如一座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宝库,蕴藏着无数珍贵的宝藏。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辉煌与沧桑。

  南阳遗址,位于容城县城东十三公里的南阳村南四十米处,被村民称作 “城坡”,是周代时期的重要遗存 。遗址范围南北长 700 米,东西宽 600 米,分布面积达 42 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1958 年,这里出土了东周时期的 “燕王职戈”,这一珍贵文物的现世,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探索之路。后来,村民在生产中又相继挖掘出燕国的铜壶、铜鼎和铜壶盖等物,这些文物不仅工艺精湛,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研究燕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1982 年,南阳遗址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晾马台遗址,同样是容城历史背景和文化的重要见证者。它位于容城县城东 17 公里的晾马台乡晾马台村,是商周时代的遗址。遗址为一长方形高台,东西长 150 米,南北宽 100 米,面积为 15000 平方米,高出地平面 2 至 4 米,仿佛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这里曾是古代的军事要地,传说中杨六郎曾在此晾马,为这座遗址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如今,遗址上的明月禅寺香火旺盛,古柏参天,与遗址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景观。

  除了这些历史遗迹,容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丰富多彩,独具魅力。西河大鼓,作为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是容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它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由艺人马三峰所创,表演形式独特,一人敲铜板和书鼓说唱,一人或多人用三弦伴奏,以带有表演动作式的说唱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 。其唱腔简洁有劲、婉转优美、幽默诙谐,表演生动,韵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说唱内容以传统段子为主,如历史故事、歌颂英雄、诉说民间疾苦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2006 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容城的东小里剪纸技艺也是一绝。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花卉、风景等,寓意深刻,充满了生活气息。每一幅剪纸都蕴含着艺人的心血和智慧,是容城民间艺术的结晶。

  王家营花饽饽制作技艺也别具特色。花饽饽造型精美,色彩鲜艳,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艺术品。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花饽饽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这些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容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容城历史背景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不仅见证了容城的过去,也为容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渊源。在当今社会,我们该更加重视对这些文化瑰宝的保护和传承,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容城县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既有着传统产业的深厚底蕴,又充满了新兴起的产业的蓬勃活力。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相互交融,一同推动着容城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装业,作为容城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容城服装业便已踏上发展的征程,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成功打造出 “北方服装名城” 的金字招牌。漫步在容城的街头,板正大街、津海大街、罗萨大街、永贵大街、豪丹路等多条主要道路以本地服装企业名命名,这些道路不仅是城市的交通要道,更是容城服装业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目前,容城县共有服装企业 920 家,服装加工户 2000 余家,其中年出售的收益亿元以上的企业 12 家 。这一些企业犹如一个个勤劳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件服装。它们年产各类服装 4.5 亿件(套),产品涵盖衬衫、西服、休闲、棉服内衣、裤装等 6 大系列上千个品种,产品远销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仿佛将容城的时尚理念传播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走进容城的服装企业,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裁剪、缝制、熨烫等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件服装都凝聚着工人的心血和智慧,它们不仅是一件件商品,更是一件件艺术品。

  在雄安新区设立的东风下,容城服装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积极投身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浪潮中。高端定制、品牌升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成为了公司发展的新目标。以罗萨服饰为例,创始人李迎春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与服装产业结缘,1995 年和丈夫王占庆在容城县开了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和一个服装店。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他们的服装加工厂经营得红红火火,并于 1996 年注册了自己的品牌 “罗萨服饰”。雄安新区设立后,李迎春意识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进行转型升级。如今,罗萨服饰在设计理念上更看重时尚与个性的融合,满足多种客户的需求;在面料选择上,更加追求高品质和环保性,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舒适健康的穿着体验;在服务方式上,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从量体裁衣到款式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完美。同时,门店引进电子试衣镜,让我们消费者能更加直观地感受服装的上身效果,增强用户智能体验;加强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的款式和系列,满足市场的变化需求;积极拓展产品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毛绒玩具产业同样是容城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它如同一颗闪耀的明珠,在容城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位于当地晾马台镇的雄安毛绒玩具城,是全国毛绒玩具产品的贸易中心和集散中心,宛如一座毛绒玩具的王国。这里拥有商户 5000 家,年客户流量达几十万人次,内销份额占据国内市场的 80%,年交易总额 120 多亿元,其规模与影响力令人瞩目。走进雄安毛绒玩具城,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毛绒玩具琳琅满目,有可爱的小熊、憨厚的大象、活泼的小兔子等,它们色彩鲜艳,造型逼真,让人爱不释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毛绒玩具产业也在积极探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之路。近年来,容城县积极推动毛绒玩具产业和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层次地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 年 4 月 8 日,在雄安新区传统毛绒玩具产业转型升级新品发布会上,一款名为 “AI Kids” 的人工智能玩具正式对外发布,这款玩具的问世,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毛绒玩具行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具备人机对话、一键微聊、心理检测、健康管理、早教陪伴、百科查询、生活管理等功能,仿佛是一个贴心的小伙伴,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目前,该系列新产品已拥有 3 个发明专利、2 个实用新型专利和 30 余个美术版权,这些专利和版权不仅是产品创新的有力证明,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除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容城县还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起的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科创、工业设计等高端服务业在容城这片土地上蒸蒸日上,它们如同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幼苗,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容城县充分的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引进各类高品质人才和优质企业,为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容城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一批科学技术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专注于研发和创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一些企业不仅推动了容城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众多人才的汇聚。

  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容城县注重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容城县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 1 家(雄安绿地双创中心)、省级众创空间 2 家(雄安辅良商务服务众创空间、京雄科技园)、省级孵化器 1 家(雄安千吉中创科技孵化园);新区级孵化器 1 家(贝壳容创孵化中心) 。这些双创载体总建筑面积 14189 平米,工位 990 个,已入驻企业 173 家。它们为公司可以提供智慧物业管理、专业运营和资源对接平台,实现从设立、选址及办公的一站式服务,让公司能够专注于研发技术和业务拓展。走进这些双创载体,充满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创业者们在这里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共同追逐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容城县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相互促进、一起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容城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推动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努力打造一个产业体系合理、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活力充沛的现代化城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容城的产业发展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成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产业发展的典范。

  容城县,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产业,还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白洋淀风景区,无疑是容城最耀眼的旅游名片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湿地风光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而闻名遐迩,素有 “华北明珠” 的美誉。这里水域辽阔,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绿树红花。景区内设有多个码头,方便游客乘船游览,开启一场奇妙的水上之旅。当你乘坐游船穿梭在淀区,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荷香,让人心旷神怡。

  白洋淀的荷花大观园更是令人陶醉其中。这里荟萃了 699 种中外名荷,花的颜色五彩斑斓,有热情似火的红色、清新淡雅的黄色、纯洁无瑕的白色、浪漫迷人的粉色、生机勃勃的淡绿等;花型也是多种多样,有单层的简洁大方、双层的优雅别致、多层的华丽繁复;株型更是各异,小到可置于案头的碗莲,精致小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宛如一位娇羞的少女;大到能负重几十斤的南美王莲,叶片巨大,仿佛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漂浮在水面上,十分壮观。每年的 6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是荷花盛开的旺季,此时的荷花大观园,花海人潮,人面荷花交相辉映,恰似走入人间仙境。近两年,精品荷园还连续出现了 “并蒂莲” 和 “三蒂莲”,花献吉瑞,惠人富贵,更为这片美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除了欣赏荷花,游客还可以参与各种水上活动,如划船、垂钓等,尽享游玩的乐趣。在渔人乐园,你可以撑着竹筏,悠然自得地飘荡在水面上,感受着水乡的宁静与悠闲;也可以玩脚踏船,与家人朋友一起齐心协力,在水中留下欢乐的笑声;还能观赏白洋淀船种,了解当地独特的船文化;观看鱼鹰捕鱼表演,感受渔民们的智慧和勤劳;探索芦荡迷宫,体验在芦苇丛中穿梭的刺激与惊喜;眺望飞鸟凌空,欣赏大自然的灵动之美。这里曾是宋祖英排练 MTV《十八湾水路到我家》的地方,赋予了游人回归自然之美,生态旅游之趣,是健康游的首选之地。

  容城古城墙,作为容城的地标性建筑,承载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它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虽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但依然保存完好。城墙高达 12 米,长约 4 公里,周围环绕着一条宽 30 米的护城河,仿佛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漫步在古城墙之上,脚下的砖石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你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城的美丽风光,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古城内还有许多古迹和传说等待着游客去发掘,每一处都蕴含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容城博物馆,是了解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如同时间的使者,向人们展示了容城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精美的陶器、青铜器、石器等,它们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审美观念;还可以欣赏到书画作品,这些作品或笔墨豪放,或细腻婉约,展现了容城的艺术魅力。通过参观博物馆,你可以深入了解容城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

  雁翎公园,是容城最受欢迎的休闲公园之一。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景色宜人。这里设有各种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如游船、儿童游乐场、草坪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你可以和家人一起乘坐游船,在湖面上荡漾,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场尽情玩耍,释放他们的童真和活力;还可以在草坪上铺上野餐垫,享受一次惬意的野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公园内还有一座纪念碑,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荷塘月色生态园,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点。园内湖泊、池塘、花海、森林等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漫步在园内,你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春天,这里百花盛开,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芬芳,吸引着众多蜜蜂和蝴蝶前来采蜜;夏天,荷花盛开,满池的荷花亭亭玉立,宛如一群美丽的仙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秋天,金黄的树叶飘落,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漫步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冬天,银装素裹,整个生态园宛如一个冰雪王国,宁静而美丽。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宁静的田园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云水涧风景区,以山水风光为主打,景区内山水相依,景色宜人。这里山峰峻秀,溪流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你可以在这里徒步登山,欣赏沿途的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也可以选择露营,在星空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别样的生活乐趣;还能在溪边野餐,听着溪水的流淌声,品尝着美食,享受悠闲的时光。景区内还有一座寺庙,供游客参观祈福,为这片山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花溪湿地公园,是容城一处以湿地风光为主的旅游景点。公园内湖泊、溪流、植被等景观丰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湿地画卷。这里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在此停歇、觅食、繁殖。你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湿地的美景,观察候鸟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也可以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还能在公园内野餐,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在这里,你可以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忘却生活的烦恼。

  这些旅游景点只是容城的一部分,这座城市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你是喜欢历史文化,还是热爱自然风光,亦或是追求休闲娱乐,容城都能满足你的需求。来容城吧,开启一场难忘的旅行,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容城,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其美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容城的美食如同一张张独特的名片,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

  容城绿芦笋,作为容城的特色农产品,被誉为 “蔬菜之王”,是容城美食的一张亮丽名片。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长在容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得益于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精心的种植管理。容城绿芦笋笋体完整,通体顺直,色泽全绿,质地细软,口感绵脆,风味清香,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它不仅口感鲜美,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鲜绿芦笋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氨基酸含量比其他蔬菜平均高 27.1%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芦笋有 “能瘿结热气,利小便” 的记载,具润肺镇咳、祛痰杀虫等功效。现代医学证明,绿芦笋还含有天门冬酰胺、门冬氨酸、芦丁等成分,有抑制癌细胞、扩张血管、利尿解毒等多种作用 。在烹饪方面,绿芦笋的做法丰富多样。清炒绿芦笋,简单的烹饪方式保留了芦笋的原汁原味,鲜嫩的芦笋在锅中翻炒,散发出独特的清香,口感脆嫩爽口;蒜蓉绿芦笋,将大蒜切成蓉,与芦笋一起炒制,蒜香与芦笋的清香相互交融,味道浓郁;芦笋炒虾仁,鲜嫩的虾仁与清脆的芦笋搭配,营养丰富,色彩搭配也十分诱人,让人食欲大增。

  花饽饽,作为容城的传统面食,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是容城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它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独特,造型精美,色彩鲜艳,寓意美好。在容城,花饽饽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每到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或是结婚、生子等重要场合,花饽饽都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制作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从和面、揉面、塑形到上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操作。制作花饽饽的面团通常会加入鸡蛋、牛奶,使其更加香甜可口。而颜色则是用各种蔬菜汁调制而成,绿色来自菠菜汁,黄色来自南瓜汁,红色来自红曲米和红萝卜汁,既美观又健康。花饽饽的造型丰富多样,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面鱼、寓意长寿的寿桃、代表多子多福的石榴等。这些造型栩栩如生,仿佛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在春节期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制作花饽饽,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蒸熟后的花饽饽香气扑鼻,口感松软,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除了容城绿芦笋和花饽饽,容城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美食,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白肉罩火烧,是容城的传统名吃,其制作工艺精湛,选用新鲜的猪肉,经反复冲洗熬制,将煮熟的肉片切成薄片,再配以撕成彩云状的火烧,用开过头汤反复浇制而成。它的吃法讲究三吃六味,即以白肉罩火烧配合不同的辅料,便可以吃出不同的风味来,让人回味无穷。其营养价值也很高,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又不含过多的脂肪,是又解馋又健康的食品。据说,最早的白肉罩火烧在老保定是 “贫民餐”,起源于一家普通酒楼 ——“义春楼”。当时,来自十里八乡的小商小贩经常往来总督府做生意,为了节省开支,这些商贩们进城前都是自带干粮。义春楼的老板发现这个现象后,就尝试着用炖猪头肉的肉汤招待商贩,商贩们习惯将干粮掰碎放入碗中,后用肉汤浇在干粮上食用。这种吃法解饱扛饿且能改善干粮 “又干又硬” 的口感,一段时期成为风靡一时的吃法,在榷场、客栈等只要是生意人扎堆的地方,都能看见 “猪头肉汤罩火烧” 的身影,且成为了当时保定独有的 “一景”。

  驴肉火烧也是容城的特色美食之一,有着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的美誉。容城的驴肉火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而闻名。选用新鲜的驴肉,经过精心炖煮,肉质鲜嫩,香味四溢。将煮好的驴肉切碎,夹在酥脆的火烧中,咬上一口,外酥里嫩,肉香与面香完美融合,让人欲罢不能。在容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驴肉火烧的店铺,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味。

  容城的美食文化是这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承载着容城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无论是鲜嫩的容城绿芦笋、精美的花饽饽,还是美味的白肉罩火烧、驴肉火烧,每一种美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魅力。它们是容城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容城对外展示的一张独特名片。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容城,一定要品尝这些美味的特色美食,感受容城独特的饮食文化。

  展望未来,容城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在雄安新区发展规划的指引下,正迈向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在城市建设、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多个关键领域,容城正以蓬勃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城市建设方面,容城将秉持绿色、智慧、宜居的理念,全力打造现代化城市新典范。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交通网络将更加便捷高效。未来,高速、高铁等交通干线将进一步加密,实现与京津冀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快速联通,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城市内部,道路将更加宽敞平坦,公共交通将更加发达,绿色出行将成为城市的新时尚。同时,智能交通系统将广泛应用,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调控,让出行更加顺畅。

  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也将取得显著成效。公园、绿地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城市绿化率大幅提高,形成 “城在绿中、人在景中” 的美好景象。空气质量将持续改善,蓝天白云成为常态,让人们享受到清新宜人的生活环境。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将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建筑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建筑设计将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因素,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同时,绿色建筑将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打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空间。智慧城市建设也将全面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城市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公共服务将更加便捷高效,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享受等终端政务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

  在产业升级方面,容城将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实现产业的华丽转身。服装业将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迈进。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品质。智能制造将成为服装业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企业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毛绒玩具产业也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科技含量的产品。智能玩具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它们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能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产业将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国内外市场。

  高端高新产业将成为容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科创、工业设计等产业将蓬勃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将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入驻,为容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数字科创领域,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提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工业设计领域,将加强设计人才培养,提升设计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品牌。

  在文化传承方面,容城将更加注重对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等历史遗迹将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通过加强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和展示利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容城的历史文化。同时,将以这些历史遗迹为依托,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西河大鼓、东小里剪纸、王家营花饽饽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政府将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开展传承活动。同时,将通过举办非遗展览、文化节等活动,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将推动非遗与现代文化产业的融合,开发出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让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

  容城还将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将蒸蒸日上,动漫、影视、游戏等文化产品将不断涌现。同时,将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容城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容城的未来充满希望,令人期待。在雄安新区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容城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容城将成为一座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化昌盛、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热爱实时知识 从不同的角度诉说 看尽天下事 讲出百样花 关注我,每天分享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