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大圩镇:长山村冬种菜心喜丰收

产品中心

江华大圩镇:长山村冬种菜心喜丰收

时间: 2025-04-26 15:52:58 |   作者: 沙拉酱汁系列

详细介绍:

  初春时节,江华大圩镇长山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绿意盎然,冬种的菜心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迎来了丰收季,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采收场景。

  走进蔬菜种植基地,连片绿油油的菜心长势喜人,嫩绿的菜心粗壮挺拔、又脆又嫩。采收工人们手指戴着特制的铁指甲,动作娴熟而迅速,轻轻一掐,成熟的菜心便落入手中,随后整齐地码放在筐中。这些新鲜采摘的菜心,被快速运往仓库,进行分拣打包、奔赴市场。

  “天气暖了,菜心长势太快了,每天请的工人要三四十个,每天出的菜要四到五吨。采完运到厂里要精品打包,销往广东和香港那些地方。”蔬菜种植户杨甲祥说道。

  今年1月底,中南大学驻长山村工作队积极引进蔬菜种植户,在冬闲土地上试种了200亩迟菜心,巧妙错时上市,有效提升蔬菜的经济效益。

  “迟菜心品质要比前面种的好一点,上市的价格应该要好一点。”蔬菜种植户杨甲祥告诉记者。

  此次菜心的采收将持续至4月初,待采收结束后,种植户将采用“稻稻菜”的轮作模式,利用这片土地继续种植双季稻,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努力推动村里面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进了我们永州市的甜菜心种植大户,通过探索稻稻菜轮种的模式把蔬菜这个产业做起来。只有把这个产业做起来,村里的老百姓才有实实在在的收入。现在我们每天在地里劳动的这些劳动力,大概有三四十个人,确确实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每个月增收1000到2000块钱。”中南大学驻长山村工作队王少清说道。

  如今,长山村产业发展成果丰硕,已构建起包括600亩有机茶园、400亩蔬菜基地、170亩吊瓜基地以及长山青农副产品加工厂在内的四大稳定且可持续的产业支柱,每年可为村里创造150余个工作岗位,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现在村里面的产业越来越多了,有菜捡菜,有瓜蒌捡瓜蒌,有茶叶拣茶叶,有包装打包装,天天有事情做,一年到尾都有做。”村民祝金花说道。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投稿邮箱:新闻报料 监督反馈电话: 广告招商: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

  今日永州讯(江华特约记者 蓝玉春 张建)初春时节,江华大圩镇长山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绿意盎然,冬种的菜心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迎来了丰收季,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采收场景。

  走进蔬菜种植基地,连片绿油油的菜心长势喜人,嫩绿的菜心粗壮挺拔、又脆又嫩。采收工人们手指戴着特制的铁指甲,动作娴熟而迅速,轻轻一掐,成熟的菜心便落入手中,随后整齐地码放在筐中。这些新鲜采摘的菜心,被快速运往仓库,进行分拣打包、奔赴市场。

  “天气暖了,菜心长势太快了,每天请的工人要三四十个,每天出的菜要四到五吨。采完运到厂里要精品打包,销往广东和香港那些地方。”蔬菜种植户杨甲祥说道。

  今年1月底,中南大学驻长山村工作队积极引进蔬菜种植户,在冬闲土地上试种了200亩迟菜心,巧妙错时上市,有效提升蔬菜的经济效益。

  “迟菜心品质要比前面种的好一点,上市的价格应该要好一点。”蔬菜种植户杨甲祥告诉记者。

  此次菜心的采收将持续至4月初,待采收结束后,种植户将采用“稻稻菜”的轮作模式,利用这片土地继续种植双季稻,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努力推动村里面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进了我们永州市的甜菜心种植大户,通过探索稻稻菜轮种的模式把蔬菜这个产业做起来。只有把这个产业做起来,村里的老百姓才有实实在在的收入。现在我们每天在地里劳动的这些劳动力,大概有三四十个人,确确实实可以帮他们每个月增收1000到2000块钱。”中南大学驻长山村工作队王少清说道。

  如今,长山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已构建起包括600亩有机茶园、400亩蔬菜基地、170亩吊瓜基地以及长山青农副产品加工厂在内的四大稳定且可持续的产业支柱,每年可为村里创造150余个工作岗位,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现在村里面的产业慢慢的变多了,有菜捡菜,有瓜蒌捡瓜蒌,有茶叶拣茶叶,有包装打包装,天天有事情做,一年到尾都有做。”村民祝金花说道。

相关菜谱

近期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