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10-18 05:29:40 | 作者: 烘焙&饮品系列
2024年12月首单供港以来,这家宣恩企业已累计供应蔬菜150多车、1200多吨,货值达2300万元,成为恩施州蔬菜供港澳的排头兵。
9月18日,晨雾尚未散尽,宣恩椒园镇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基地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恩施州众惠保供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惠保供”)的工人们戴着白手套,将刚从基地采收的硒菜苔、土豆分拣打包,装上冷链车。48小时后,这些新鲜的蔬菜出现在香港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的摊位上,端上港澳市民的餐桌。
自2024年12月首单供港以来,这家宣恩企业已累计供应蔬菜150多车、1200多吨,货值达2300万元,成为恩施州蔬菜供港澳的排头兵。
“能把宣恩的蔬菜卖到香港去,说到底是沾了政策的光。”恩施州众惠保供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泽丕摩挲着手中的供港备案证书感慨。这位土生土长的恩施人,早年在深圳做过家具外贸,2016年返乡投身生鲜行业,却一直苦于优质农产品“出山难”。
转机出现在2023年。当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供销社综合体制改革,明白准确地提出打造城乡供销供应链平台。宣恩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迅速响应,组建恩施州众惠保供供应链有限公司,承建“宣恩供销集采集配中心”项目,构建起“源头直采、终端直配”的供给模式。
“当时就想,既然有了供应链基础,为啥不试试外贸?”朱泽丕的想法与州、县商务部门的规划不谋而合。随着恩施航空口岸对外开放,香港航线开通,“硒产品出山”的通道愈发通畅。2023年9月,依托供应链公司的资源优势,众惠保供将目光瞄准了港澳市场。
“宣恩的土壤含硒量高,气候湿润,种出来的蔬菜又嫩又甜,这是我们的底气。”朱泽丕说,公司从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引进了“硒滋圆2号”菜苔品种,经检测,含硒量达到0.08毫克/千克,远超普通蔬菜标准。
为了摸清市场门路,朱泽丕通过好友联系上香港食品安全交流协会。“对方一听是内地山区的蔬菜,起初兴趣不大,还列了满满一页检验测试标准。”朱泽丕说,香港对农产品的农残、重金属等指标要求极为严格,仅常规检验测试项目就有50多项,这反而让他看到了机会——“高标准恰恰能体现我们的优势”。
9月12日,宣恩县沙道沟合作基地里,农户正按照规范采摘硒菜苔。“菜苔要选15厘米左右的,必须带着顶芽,不能有黄叶。”基地技术员拿着标准卡叮嘱道。这片500多亩的基地,是公司首批通过海关备案的核心产区之一。
供港澳蔬菜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基地备案。“不是随便一块地都能种供港蔬菜的。”众惠保供基地管理负责人解释,备案基地必须要提供土壤、水源的第三方检验测试报告,经海关实地检查验证合格后才能获批。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联合10多家合作社,在宣恩珠山、沙道沟等乡镇陆续建成备案基地5000多亩,加上鹤峰、利川等县市的合作基地,总面积已达3.8万亩。
在备案基地的田间地头,藏着严苛的品质控制密码。农户们使用的都是生物农药,每隔数十天就有技术员上门巡查。“我们给每个基地都建了档案,哪天播种、用了什么肥、打了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基地技术员翻开一本田间管理台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项农事操作。
更特别的是,基地全面推广使用超敏蛋白复合酶技术。“这是获得过国际奖项的技术,能降低农残和重金属含量,还能提高蔬菜的氨基酸含量。”朱泽丕说,公司与技术方达成战略合作,全州所有供港基地都一定要采用这项技术,从种植环节就确定保证产品达标。同时,公司每季度组织培训,邀请香港的专家来讲课,让农民吃透标准。
2024年,为打开香港市场,朱泽丕决定免费送一车土豆、白菜到香港,让当地市民和批发商亲口尝尝。没想到蔬菜抵港后,立刻引发关注。“香港市民说从没吃过这么甜的土豆,批发商第二天就打电话要订货。”朱泽丕笑着说。
当年12月26日,宣恩县蔬菜供港启动暨签约仪式在公司园区举行。当朱泽丕与两家香港公司签下合作协议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一天,恩施州的富硒蔬菜从宣恩启程,郑重进入香港市场。
“这批辣椒要赶紧预冷,下午3点前必须装车。”9月11日中午,众惠保供冷链物流负责人盯着温度计,确保冻库温度稳定在2℃。500多平方米的冻库里,刚采收的辣椒、西红柿整齐码放在保鲜箱中,等待发往深圳。
蔬菜保鲜是供港澳的关键环节。众惠保供建成的加工配送基地配备了专业冻库和分拣线小时内必须入库预冷,分拣时还要按大小、品相分级。“香港市场很看重外观,一级菜要大小均匀、无破损。”物流负责的人介绍,每天的蔬菜都按香港发来的订单配比,混搭3到4个品种装箱,既保证供应稳定,又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物流运输同样精益求精。公司选用的冷链车全程恒温控制,每辆车都装有GPS定位和温度监控设备。“从宣恩到深圳要15小时,再转关到香港4小时,全程不超过48小时。”物流负责人点开物流监控系统,上面实时显示着每辆车的位置和车厢温度,“一旦温度超标,系统会自动报警”。今年,公司在深圳租下4000平方米的中转仓,蔬菜抵达深圳后,先分拣再过关,进一步节省时间。
如今,众惠保供的供港业务已形成“订单-种植-采收-加工-运输-销售”的全链条模式。每天清晨,香港的订单指令准时传来,基地按需采摘;中午,蔬菜集中到加工基地分拣预冷;下午,冷链车发车前往深圳;次日,新鲜蔬菜就能登陆香港市场。
随着口碑积累,订单渐渐多了起来。供港品种扩展到辣椒、西红柿、西兰花等十几个品类。“最高峰时一天要发3车货。”朱泽丕介绍,硒菜苔是王牌产品,在香港能卖到每斤12元,比内地价格高出近3倍。截至目前,公司已向香港供应1200多吨蔬菜,合格率均达100%。
生意越做越大,带动的农户也慢慢变得多。“以前种蔬菜凭经验,现在知道啥样的菜能卖上价。”李家河镇一农户说蔬菜收购价每斤比普通蔬菜高0.8元,亩均增收近2000元。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2300万元销售额,年底冲刺5000万元。”朱泽丕站在加工基地的平台上,望着往来的冷链车充满信心。